香港第五波疫情历时三个月,虽然已由高位回落,但当下仍处于平台期,防疫形势依然严峻。特区政府昨日起取消“禁飞令”,并计划分阶段逐步解除大部分社交距离措施。事实上,本轮疫情是否完全受控,仍有待观察,大众切不可盲目乐观。虽然确诊个案有回落迹象,但放宽措施并不等于放松防控,疫情的反复性、复杂性仍然需要市民保持警惕。
本轮疫情发生后,香港已有多名染疫幼童病殁,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无辜的小生命和一个个家庭心碎的悲剧。为了避免悲剧再次上演,提升儿童疫苗接种率已刻不容缓。涂辉龙委员认为,现阶段应提升疫苗接种率,避免出现“防疫洼地”,同时加快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工作,为广大儿童筑牢安全屏障。
在对待疫情的问题上,香港社会也存在两种不同声音。一种是坚定执行“动态清零”防疫策略,一种则倾向西方国家的“与病毒共存”思想。但无论是哪种防控疫情的方法,其底层逻辑都是通过提高疫苗的接种比例,进而提升各类人群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。疫苗是科学问题,看待疫苗也应该用客观数据说话。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事实也证明了接种新冠疫苗是减少感染、重症和死亡的根本之策。从个人的角度来讲,接种疫苗,最直接的受益人首先是自己,也能保护家人的健康;从社会角度来讲,接种疫苗,能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,降低重病率和死亡率,让市民大众的健康得以保障。因此,接种疫苗不应该成为一道摇摆不定的选择题,而应该成为一份社会责任和公民责任。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,没有人可以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,只有人人参与尽责,香港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当下,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,儿童的感染率在随之升高,重症率和死亡率也不断提升。本轮疫情发生后,幼童染疫死亡的新闻屡见报端,令人不忍卒读。当下公众急需扭转对儿童疫苗接种的认识和观念,重新审视儿童接种疫苗的科学性、重要性和必要性。一方面,由于病毒以人为媒介,儿童也易成为感染源。而由于儿童群体的特殊性,一位儿童感染往往引发家庭成员的聚集性疫情。另一方面,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,儿童发病的机率也与成人相若。通过注射疫苗形成免疫健康屏障,是防控疫情的重要目标。儿童群体作为当中重要的一环,只有努力实现“应接尽接、应接早接”的目标,才能为儿童健康筑牢安全防护,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。
来源:大公报 4月2日